兩岸關係 | 遵照《中華民國憲法》,堅守民主自由的制度,走的台灣、中華民國的中間路線,而非兩岸統一的路線。 | 民進黨不像國民黨、民眾黨,不走依賴中國的回頭路。 | 兩岸關係的最佳方案就是「台灣自主、兩岸和平」,會遵守《中 華民國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確保台灣人民保有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與生活方式,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以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的「五個互相」原則,促進雙方交流、增加彼此善意,最起碼降低敵意,也減少擦槍走火的風險。 |
居住正義 | | | 實現居住正義的途徑有三個:積極興建社會住宅、大幅修正稅制、積極提供租金補貼。 |
財政能源 | 提出以綠永續為首,以核減煤、邁向無煤、以氣承轉、節能優先為主軸。他的5大能源政策是以綠永續、以核減煤、邁向無煤、以氣承轉、節能優先。侯友宜提到,他要推動2023減碳台灣、2035低碳台灣、2040無煤台灣、2050淨零台灣,且確保核一核二核三安全無虞就重新運轉,而核四將成立一個總體安全審查委員會,確認安全無虞後也將重啟。 | | 台灣的碳排增加 |
防治校園暴力 | 提出防治校園暴力4大主張,包括老師在緊急情形可逕行檢查學生私有物品等 | 未來將積極落實社會安全網2.0,修改學生輔導法 | 應思考如何建構社會安全網通報機制,需要預防勝於治療的機制 |
醫療長照 | | 打造健康台灣;要推動健康憲章,即未來任何國家政策或重大建設,都不能夠違反健康原則,「健康促進」是社會主流;另外也要擴大醫療支出,解決醫療人員工作條件,例如護理師的三班病護比應該入法,對於醫療或基層醫療人員的點值,應該要保障0.9以上,同時調整醫事人員的薪水。確保健保能夠永續經營,除要爭取多元的健保經費來源,也必須要檢討各項支出的效益。建立以人為本的「大家醫」制度,整合醫院、診所,還有長照及居家服務等,落實分級醫療,重 視基層醫療,讓整個醫療服務能夠更加完善。 | 提高醫療衛生支出達到占GDP 8%,並全面推動「長照保險」,召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檢討勞保年金如何永續。 |
勞工權益 | 「守護勞工7件事」,包括勞工加薪、企業減稅;守護弱勢、降低賦稅;增加休假天數、勞動尊嚴再升級;力保勞保基金永續發展;興建勞工宅;保障非典型勞工權利;修訂三法、勞權加碼。 | | |
經濟金融 | "「改革三支箭,經濟大關鍵」,台灣需要融入區域經濟:改善投資環境,以及企業創新轉型;未來積極加入CPTPP、RCEP,提升FTA覆蓋率;建立兩岸貨貿與服貿協商機制" | 摒棄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服貿、貨貿,讓台灣順利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國內投資標的需鬆綁,更多發揮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