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進黨綠能非核傷民傷財

焦點解讀:近年來,臺灣屢次陷入能源危機,能源政策尤其是核能成為2024年選舉的關鍵議題。民進黨為攻擊擁核的國民黨,大肆炒作反核議題,通過發動大規模民眾抗議形塑島內“反核氛圍”,讓反核成為島內“政治正確”,並趁勢推出“2025非核家園”的冒進能源政策。12月30日,賴清德稱“臺灣目前的再生能源已經高過核能發電”,但根據審計部的決算報告,蔡政府各項能源轉型項目的執行進度均大幅落後,尤以綠能最為嚴重,“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是20%的綠能,目前為止連一半都沒做到。此外,隨著綠能的積極開發,與綠電相關的弊案也呈現「遍地開花」之勢。柯文哲稱,過去這20年來,核電廠的安全性是有提高的,至於核廢料長期處理的確有困難,但是40年內是可以處理的,「有時候我們真的要很誠實的跟老百姓講說,今天國家困難就是這樣。坦白講,到馬路上也可能被車子撞到,難道你永遠不上馬路嗎?」柯文哲還攻擊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的失言風波:「要臺電燒乾淨的煤」、「年輕人把做工作當作做功德」,酸賴清德外號叫賴功德 。侯友宜稱,自己從來沒有反對核電,而是主張只要將核安做好、核廢料妥善處理,一定可以用核電。反倒是民進黨以非核家園作為神主牌,但2025年非核目標卻跳票,已被經濟部長王美花證實做不到。侯友宜強調,減碳的過程中,核電很重要,他主張「以核減煤」,而非所謂「乾淨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