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推綠能圖利誰? 淪黑金政治溫床
蔡政府執政進入尾聲,目前繳出的能源轉型成績單,確定二○二五年綠電占比百分之廿的目標面臨跳票。此外,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但光電氾濫引爆地方抗爭,甚至弊案叢生,現在進入以燃氣發電為主的轉型過渡期,但國際天然氣價格飆升,讓台電陷入嚴重的虧損。
蔡政府上臺後提出「非核家園」的願景,立法院在二○一七年一月三讀通過半世紀以來最大程度的「電業法」修法,允許再生能源發電業與再生能源售電業進入電力市場,解開以往台電公司獨占市場的枷鎖。不過,民間業者一窩蜂投入再生能源事業,爭食能源大餅,到底圖利了誰?
如今,台電平均售電每度三點○八元,但買進的太陽能每度四點八四元、風力發電每度購價六點七九元,台電為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背書,卻買愈多、虧愈多。明眼人議論紛紛,直言「能源政策不變,台電一定倒店」。台電財務窟窿擴大,政府只能編預算挹注台電虧損,變相全民埋單,而台電高價購電的利益,卻淪為特定廠商的搖錢樹。在野立委點名新竹小英之友會副秘書長古盛煇與行政院前政務委員鄭永金家族聯手炒作綠電,這些「綠友友們」在能源轉型中示範了一本萬利的生意,堪稱「綠電奇蹟」。